当前位置: 首页>new2017>廉洁海淀

【抗击疫情 众志成城】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鲍雷深入北京西站、海淀集中分流点检查指导分流转运服务工作并慰...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0年04月07日 14:15

44日下午,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鲍雷深入北京西站、海淀集中分流点检查指导离鄂返京人员分流转运服务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第一线的接站点和分流点工作人员,并代表区委区政府送上慰问品。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陈璐随行检查。


“你们从湖北哪里回来的?一路上辛苦了,欢迎回家。”下午3时许,鲍雷一行来到北京西站,在海淀区接站点热情地迎接了滞留湖北的海淀人。海淀区接站工作人员手持着印有“海淀”标志的指引牌,身着印有“海淀欢迎您”的蓝色马甲,正在为到站的每一位返京人员贴上“海淀欢迎您”的红色胸贴。

“现在每天有多少人回来?”“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防护物资能够保障吗?”在接站点鲍雷详细询问了工作人员离鄂返京人员情况、工作流程、物资保障情况,并实地查看离鄂返京人员接站、清点人数、分批上车的全过程。


“当前,海淀区每天大概有500人左右的滞留湖北人员返京,他们到达北京西站后,统一乘坐运送专车到集中分流点,清点人数、登记信息,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由各街镇‘手递手’接回,‘点对点’送到家,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建立起闭环防控体系。其中负责第一环的北京西站接人组由政法委、公安分局、民政局、卫健委、羊坊店街道等各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组成,并成立了战旗党支部。按照‘进京一人,接转一人’的原则,工作人员从站台开始清点人数、核验信息,到站台中转点组织集合、贴上‘海淀欢迎您’的红色胸贴,再到停车场测温、分批乘车,这才完成一个工作流程。针对老幼病残孕特殊群体,海淀区还开通绿色通道,让风尘仆仆的返京海淀人感受到海淀的温暖。截至目前,已从北京西站接转3895人。”海淀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勇禄介绍道。


鲍雷对严密细致的接站转运工作流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海淀区滞留湖北的返京人员众多,接站转运工作是整个闭环体系的第一环,也是最危险的第一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位党员干部临危受命,冲锋一线,勇于担当,各级党组织团结协作,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海淀的“最美逆行者”。鲍雷强调,当前全球疫情正处于大流行阶段,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政策,继续保持严管严控,以更严、更细的措施做好“闭环”管理,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发挥不怕艰难困苦的连续作战精神,坚守岗位,按照工作流程规范操作,为海淀区疫情防控当好“守门人”。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防护,同时注重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调节身心,切实保障身心健康安全。


“欢迎回家,让我们共同守护家园。”跟着返京人员所乘坐的大巴车,鲍雷一行来到海淀区集中分流点。这里驻扎着来自海淀29个街镇的蓝色帐篷,街镇工作人员手举各街镇的牌子,引导下车的返京人员前往各自街镇登记信息、健康筛查和乘车回到各自社区。鲍雷一一走访了各街镇的驻点,实地查看了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的落实情况,并看望慰问了街镇分流工作者,叮嘱他们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加强轮班轮岗,确保健康安全。


“完成一批人员分流只需要12分钟,最大程度的节约分流时间,让归心似箭的返京人员能够最快的回到家中。离鄂返京人员到达分流点后,自行到所属街镇登记台有序排队核实身份,信息登记核实一致的,则由工作人员引导至本街镇的转运车,上车前再次核实登记完毕标识,并测量体温。如发现未在原有台账或者信息不一致的人员,需要到特殊情况处理台处理。出现体温异常的返京人员,则有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各街镇根据原有台账核实返京人员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则统一乘车至集中隔离点。”区委社会工委书记王玉方详细介绍海淀区离鄂返京人员分流转运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鲍雷对海淀区集中分流点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分流转运服务给予充分的肯定。鲍雷强调,要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始终保持警惕,坚持再坚持,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离鄂返京人员分流转运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沟通交流,相互支持合作,形成疫情防控巨大合力;要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方案,提高分流转运效率;在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用细心、耐心、热心的工作态度,让离鄂返京的海淀人安心、暖心。要加强转运大巴、信息登记台、公用设备、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配齐配足防护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一线工作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分流转运工作中。(文/吴晶晶  责编/吴晶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