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海淀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党委开展“云”游家乡红色之路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活动。在这个火红的七月,我们将带你北上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南下江苏、福建……带你重温刘胡兰、范天恩、杨靖宇等英雄人物,淮海战役、台儿庄大战等历史事件,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乌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基地……讲述家乡那动人的红色故事,难忘的红色记忆。
白山黑水雪纷纷 飞翮快枪抗日魂
——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区委巡察机构党支部 盛慧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该市地处淮河上游,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这里气候适宜、平原广袤、沃野千里、人丁兴旺,她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伏羲画卦、肇启文明的地方,是轩辕黄帝夫人嫘祖的故乡,是千古一相李斯的出生地,是战国时代的兵器制造中心,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爱情发生的故里,也是诞生抗日民族英雄、军事指挥家、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的地方。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李湾村人。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杨靖宇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带领东北联军多次突袭日伪后方、打退敌人四次进攻,取得了“摩天岭大捷”,提振了东三省乃至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信心! 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专门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的作战计划,实行保甲连坐制,切断抗日联军与老百姓的联系;实行重点进攻,把杨靖宇列为伪满洲国第一心腹大患,并悬赏两万元收买他的人头。杨靖宇以退为进、化整为零,率领东北军民穿梭于深山老林,跋涉于白山黑水,与日寇血战到底!
记得小学三年级上思想品德课,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杨靖宇的名字、了解这位同乡抗日英雄的事迹。安静的课堂上,头发花白的女教师从杨靖宇的少年私塾求学讲起,讲到他青年入党领导确山暴动、驱逐军阀武装,讲到他到东北地区拉起队伍扯起抗日大旗,在那个暗无天日、汉奸遍地的东三省,在那个“亡国论”盛行、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他和马占山、赵尚志、赵一曼等人穿林海、跨雪原、打日寇、捉汉奸,成为东北抗日队伍的一面旗帜!成为救亡图存的东北民众心中的一把圣火!当讲到杨靖宇将军悲壮牺牲并被解剖发现胃里全是树皮草根时,老教师的声音从激动、颤抖到泣不成声,同学们在台下从义愤填膺到低声啜泣、泪流满面,我们深深记住了这位顽强英勇的中原老乡、舍身为国的民族英雄!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同志在多个场合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程斌,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叛变了;张秀峰,军部警卫排排长,杨靖宇贴身秘书叛变了;张奚若,特等机枪射手也叛变了,成为后来射杀杨靖宇的侩子手。在野外碰到杨将军并被请求帮忙买馒头的蒙江县保山村村民赵廷喜,带着日伪军过来劝降“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其实他还不知道,只要杨靖宇投降,不但不杀还要给与高官厚禄,让杨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利用杨的影响力消灭抗日武装。当时满脸、满手都是冻疮,棉鞋还跑丢一只、好几天没吃饭的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对赵廷喜回复了一句“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将军朴实的话语撼天动地、气壮山河!
地质学家丁文江曾在抗日战争最艰难阶段讲过一句话:“只要少数中的少数,优秀里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总会有希望。”杨靖宇就是这样少数中的少数,共产党人也是这样少数中的少数,就是这些人用他们的脊梁,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就是这些人用鲜血用生命昭示了中国的血性,扛起了民族的希望!
为此,我写了首诗纪念杨将军:
飞翮快枪风冽冽 白山黑水雪纷纷
驰骋千里驱倭寇 铁骨铮铮三十春
墓园静静草青青 隔叶黄鹂鸣啭音
待到年年胜利日 旌旗蔽日慰英魂
如今,杨靖宇将军已经牺牲了八十二年,我们仍要学习他的精神!我深信,再过一个八十二年,两个八十二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仍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