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年4月22日在海淀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海淀区监察委员会主任 宋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海淀区监察委员会,报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工作及成效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根基。每次出席中央纪委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国家监委部署开展集中整治以来,海淀区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监委、市委、市监委和区委部署要求,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支持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始终把集中整治作为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区监察组织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62件,立案226人,处分159人,留置33人,移送检察机关38人,抓好“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专项整治,“小切口”整治突出问题41个,建档立卡办成群众身边具体实事80件,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深化整治国资国企领域突出问题。我区从严查处国资国企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有效净化国资国企领域政治生态,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推动完善《海淀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31项;协助召开全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推动国企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协助区委对两家区属国企开展专项巡察,推动整改问题32个;提升国企监督效能,以净化政治生态赋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也是海淀教育强区的应有之义。区监委始终将整治“校园餐”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全区中小学开展自查自纠,发现并整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清洗消毒管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481项。投入资金1686万元,推动36所学校利用暑期完成食堂改造,彻底解决学生自带餐具问题。推动建立校园食品大宗食材采购平台管理机制,规范食材采购。推动建立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学校膳食委员会、集中用餐陪餐、总务主任校际轮岗等制度机制。经过整治,区属中小学实现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全覆盖,“桶餐到班”全覆盖,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
(三)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是海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区监委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对4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发现并整改完成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等43个问题。深挖彻查村级工程项目承揽谋利,违规翻、改、扩及新建工程,农村宅基地未批先建等重点案件,立案42人,已处分40人。以案为鉴开展涉地集体经济合同镇级自查和区级抽查,发现问题146个,推动收回欠缴租金6338万元。推动“村地区管”改革,完善合同联审机制,精简优化合同联审系统环节89项,区镇两级审核时间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集中整治以来,线上审核通过合同4933份;完成集体资产上图面积1099万平米,形成全区集体资产“一张图”。
(四)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医药领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区监委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专项整治和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具体实事。全区362家医疗机构开展自查自纠,拒付、追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1家公立二三级医院取消胶片捆绑收费;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131家医疗机构通过北京地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资格。严肃查办医疗领域案件,立案6人,已处分6人。推动完善《区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方管理制度(试行)》等6项制度机制,辖区健康医疗服务持续优化。
(五)狠抓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区监委对安全生产事故及隐患开展追责问责,组织处理7人,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力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城市管理部门整改治理完成755项占压燃气管线隐患,更新改造42.77公里“带病运行”、老化的燃气管线,安装管道天然气安全型配件46.55万户;海保发公司更换6796套公租房燃气灶具。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拼改装车辆等违法案件12件,暂停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340张,撤销421张。各街镇“小切口”推动违建拆除不力、水电改造效率不高等问题整改32个,完善制度4个,全区安全生产防线不断夯实。
(六)纠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区监委推动整治房改售房办证难问题,严肃查办公房房改备案领域案件,立案8人,已处分4人,推动房管部门优化业务流程,新办理178批次1874套中央产权、41批次682套市属区属产权房改售房备案。推动民政部门加强养老家庭照护规范化建设,针对虚计时长等问题处理违规服务商22家,关联服务对象3970人,完善床位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机制。开展惠民惠农“一卡通”财政补贴违规发放问题核查,组织处理9人,追缴多发补贴10.65万元;严肃查处冒领停车设施奖励案件,以案为鉴开展停车设施奖励补贴项目专项整治,实地检查19个项目,追回虚报冒领补贴19.2万元,152个停车位恢复使用,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七)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区监委督促区级层面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选取“精文减会”等小切口开展整治,推动整改“同一单位一天内多次发文”“清理工作群组不规范”等问题,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区政务办公系统发文管理工作的有关措施》等制度6个。去年全区发文量同比减少12.2%,召开各类会议量同比减少38%;取消各类专项考核,区级精简优化保留一项综合考核;集中清理借调街镇干部50余人,健全干部借调审批报备制度;清理整合政务APP、微信公众号133个;2个街镇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建立街镇履职事项清单,基本履职事项分别核减至原有的12.5%和10.2%,以为基层减负释放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我们还推动开展骗取套取社保基金、政府和国企项目欠薪、棚改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等整治工作,让群众从一件件实事中感受到整治成果。
二、做法及体会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以上率下、层层深入。区委高度重视、强力领导,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领办重点专项,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明确工作任务,各区领导抓实分管领域工作,全区深化构建了“区委区政府主责、监委牵头抓总、部门条线推动、街镇协同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听民意、解民忧。把老百姓的事情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既严肃查处群众深恶痛绝的违纪违法案件,又集中整治破解顽瘴痼疾。以办案力促盘踞学校多年的违法建设在儿童节当天拆除,还师生清朗校园,推动解决接诉即办中群众反映的集中诉求,办成一批实事好事。三是坚持斗争精神,勇担当、善作为。以办案带动全局,起底排查问题线索,与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建立线索贯通机制。周密调度、系统推进,领导班子成员滚动包案、一线调研,“室组地”联动发力,全区监察组织“一盘棋”,攻坚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关注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推动源头治理。四是坚持推动改革,精准施策、长效治理。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强化以案促改促治,健全维护群众利益常态长效机制,实现阶段性专项整治和常态化管理治理相统一。
三、问题及打算
与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集中整治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工作还有不平衡的情况,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存量还未清除、增量仍有发生。有的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领域仍有制度机制漏洞,党风廉政风险犹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有的部门推动办案办事贯通、以案促改促治效果还不明显。
2025年,区监委将认真落实国家监委、市委和市监委要求,在区委领导下,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更加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坚持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巩固和完善区委领导下的协同配合机制,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推动“一把手”发挥统筹指挥作用,督促职能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监委持续履行监督专责,各级监察组织上下贯通,增强整治工作整体性、协同性。二是坚持办案带动全局。以办案开路不动摇,全面拓展线索来源,深化运用区监委领导班子包案包街镇包事包改等方式,查办有影响有分量案件,攻坚突破“骨头案”“钉子案”,稳步提升办案质效,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构建由腐纠风工作链,一体推进查改治。三是坚持纠治顽瘴痼疾。深化“校园餐”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抓好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三个专项整治;推进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安全生产领域市级专项整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抓好“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专项治理。四是坚持为民办实事。协同抓好国家监委确定的在全国集中推进的重大民生实事,督促各街镇因地制宜选取“小切口”开展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动整治工作与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紧密结合,深化运用建档立卡机制,下大气力再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海淀区监委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市监委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以“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和“能力作风建设年”行动为契机,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将集中整治向大纵深推进,让海淀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区群众。
以上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