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淀区公布了全区本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统筹财力支持“瘦身健体”。在“三公”经费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上,坚持多措并举、齐抓并管、部门联动,稳步推进,严控支出规模,创新管理手段,坚持阳光透明。
一是完善预算编制方式,努力实现源头控制。进一步完善事前评估机制,合理安排预算,提高各单位资金安排的绩效理念。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预算及公务用车运维费预算实行总量控制,不得突破上年预算规模;严格控制各种节庆、赛事、会展等活动,严禁超标准配置资产,促进资源整合。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行政成本。严格落实因公出国(境)经费的外事、财政联动审批“双控”机制;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有关要求;严格规范公务接待经费支出管理,切实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依托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加强单位资金缴拨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同时按季监控“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完善项目评审和绩效考评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推进阳光透明运行,切实加强预算监督。积极推进“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坚持公开透明,以公开促规范。2016年,海淀区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细化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内容,部门预决算支出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同时对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情况等要进行详细的文字说明。